心系患者的“老黄牛”
——来源 包头都市妇产医院 采访牛明秋医生,颇费了一番周折。笔者在周六上午11点30分——一个本该没有多少患者就医的时间段来到包头都市妇产医院妇科门诊,却惊讶的发现牛明秋医生的诊室内外围满了候诊的患者。笔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才勉强看到了牛主任的脸。“突围”无望,笔者无奈转身离去。
第二天下午5点40分,离下班仅剩20分钟,笔者再次来到牛主任的诊室前,却又一次见到满屋的候诊患者,无奈之下,求助导医:“请问牛主任什么时候病人少一点,什么时候来采访她合适啊?”导医忍不住笑了起来:“少一点?几乎天天都这么多啊。你要是不急,可以和她约一下,明天7点多来。要是今天非要采访,可能就要等一等了。”
笔者后决定等牛明秋医生下班。在等待过程中,笔者采访了几位候诊患者。当得知笔者要报道牛明秋医生,患者们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我信得过的就是牛主任,妇科病从来都是找她看。”
“牛主任应该好好宣传啊,带病坚持工作,不是一般的坚强……”
“记者我跟你说,我每次找牛主任看完病都是一路笑着回家的,她是我见过亲切幽默的医生,把自己交给她我放心。”
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反复告诉笔者:“牛主任真的好,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以前去过好几家医院,花了辛苦钱,病情还加重了。牛主任给我看了,开了药,而且都不贵,我吃了病控制的很好,好久没发了。”
“那您这次是……”
“这回不是我看病,我带媳妇来的!”
这位妇女急急地打断笔者,似乎生怕笔者对牛主任的医术产生怀疑。看着她急切的神情,笔者心里十分感动,得到患者这样全然的信赖和坚定的维护,真是对一名医生大的褒奖。
渐渐地,候诊患者越来越少,笔者看到了忙碌的牛主任。清爽的长发,和蔼的目光、亲切的微笑,让人一见就生出亲近之感。她一点都没有发觉笔者的到来,一个接一个的微笑着跟患者讲解病情。
“你运气挺好的,今天病人不算多,应该马上就能采访牛主任了。”导医护士好心安慰等待中的我。“这样还不算人多?”“不多,牛主任天天都是这样接待病人,今天还算轻松。”“节假日呢?”“我们没有节假日,牛主任就更没有了。专门来找她看病的人特别多,她又个个都放心不下,只能守在这里。对于她来说,基本上是全年无休的!”
全年无休!这样巨大的工作量对一名普通医生来说都十分不易,更不用说牛明秋还是一位已经年过半百的医生。导医说,“牛主任挂念的太多,她心里装的病人太多。”在同事们的印象中,牛明秋没有请过一次病假,有的时候同事心疼她,她却并不以为意。
她忽视自己,也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她几乎把所以的精力都留给了患者,从不为了自己的身体耽误一天工作一样,牛明秋从来都要求女儿独立,请求家人对她支持。牛明秋关心患者比关心自己多,照顾患者的家庭比照顾自己的家庭多。
在为病人开药、看病的时候,牛明秋尽量为患者着想,不想已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又承受过重的经济负担。能吃药的不打针,能不做的检查决不多做。在如今这个社会中,不以经济利益作为行为标准人越来越少,牛明秋始终是其中一员。
有多少病友在看过病后和牛明秋成为了朋友,这个数字已无法统计。只是,常常会有匿名的花束送到医院来,牛明秋常被开玩笑是有人追求,其实大家心中都深深为这些花朵感动着,感动于牛明秋为患者的真心付出才换来这样无言的感激,感动于那些患者始终记着曾为他们的健康、他们的生命努力过的人们。
被同事称为“老黄牛”的牛明秋,是包头都市妇产医院妇科这个团队骄傲,同时也鼓励着众多的新人。由于对病人的全心付出,牛明秋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虽然她从不争名夺利,但荣誉不会辜负真正优秀的人。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等待后,侯诊室里的患者都散去了,笔者匆匆走进了牛明秋的诊室。对于我的来意,牛主任感到意外。“我做的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我从事医生的使命。”
该做的事就应该做好,做不好才是不对的;作为医生,给病人看病,就是本职工作。面对牛明秋这样的陈述,笔者感到无比窝心,因为,对于牛明秋来说,这么理所当然的事正是老百姓需要的事,如果每一个医生都将这样的责任心当作理应的事,医患之间一定会很和谐。
21-03-02
19-05-08
19-04-12
19-03-01
19-01-06
18-12-25
18-12-24
18-12-11
18-10-29
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