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人们把一种鸟称为送子鸟。相传,送子鸟落到谁家屋顶造巢,谁家就会喜得贵子,幸福美满。“送子鸟”即白鹳,在我国东北、新疆地区都有繁殖,在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和长江下游地区也能见到越冬白鹳的身影。时至今日,大家仍把白鹳作为吉祥之鸟加以保护,美其名曰“送子鸟”,象征爱与幸福的延续……
据了解,中国已婚者中不孕不育者比例从2000年的10%上升到现在15%-20%左右,许多地区每8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遭遇不孕不育,我国大约有超过8%的女性因为不孕症而遭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歧视。
“没有孩子,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如果一对夫妻久未生育,往往会把责任归咎于女方。很多不孕妇女因此受到歧视和误解,在农村地区,没有生育能力的妇女,长期饱受丈夫、公婆的冷眼歧视,有的经常被打得鼻青眼肿,有的只好承担全部家务劳动。在乡下农村经常能听到骂不会生孩子的女人为“不下蛋母鸡”。
不孕不育,给许多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家庭暴力、婚姻破裂等时有发生,这样的情况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稳定的家庭也将会给社会造成不和谐的因素。

由于不孕不育患者遭受歧视,往往会使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自卑感、心神不安、精神紧张、社交减少、对生活缺乏兴趣、焦躁多怒、不愿或忌讳与他人交谈生育方面的事情,这在农村文化水平偏低的不孕症患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不少不孕不育患者因病因复杂,到处求医,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在少数。同时,很多不孕不育家庭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放弃治疗,丧失了为人父母的机会。因此,帮助减轻那些特殊不孕不育患者的经济负担,援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患者,让她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生活的自信心,提高健康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送子鸟不孕不肓家庭救助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反不孕歧视理念,反家庭暴力,推广构建和谐家庭,带领那些不孕家庭走出家庭暴力与社会歧视的阴影,呼吁社会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她们,关心她们。